那個大土堆,在驪山底下,放了2200多年了。里頭睡著個皇帝,他叫秦始皇。沒人進去過,誰也不敢。書上寫里頭的事,有天上的星星,有地上的河,都是假的,用東西做的。
什么人什么時候發(fā)生了什么事?——司馬遷,一個寫書的,很久以前就在書里說了:秦始皇的那個坑里頭,拿水銀當(dāng)大江大河!“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?!?。后來的人去那土堆旁邊一查,地里的汞,多得嚇人。這就對上了!所以不能挖,一挖,那毒氣跑出來,事情就大了。 原因是什么?——還有個教訓(xùn),就是兵馬俑。那些泥人,埋在地下好好的,身上有顏色。挖出來,風(fēng)一吹,沒幾下,顏色就沒了,變成土灰色。弄壞了就再也沒有了。所以上頭有規(guī)矩,不讓主動去挖皇帝的墳。
這瓜是真是假?都說找到了開那個陵的“鑰匙”!這鑰匙,不是鐵的,是天上下來的。一種叫“μ子”的粒子,看不見摸不著,下雨一樣穿過所有東西,山,房子,還有我們的身子。它穿過去,勁兒會變小。 這個叫μ子成像的東西,說白了,就是給那個大土堆拍個片子。跟人去醫(yī)院拍CT看身子里頭長了啥一樣。用一個機器在底下接著這些粒子,時間長了,就能畫出里頭哪是空的,哪是實的。 怎么個看法?這個法子好就好在,不用動一鏟子土。兵馬俑掉顏色那種事,就不會再有了。東西在里頭好好的,我們在外頭就能“看”。這不光是對秦始皇陵有用,對世界上所有不能挖的古墓,都有用。保護和看,兩不耽誤。 這東西,叫“μ子”——它穿過密的東西費勁,能穿過去的就少。它穿過空的地方省勁,能穿過去的就多。電腦就記下來,哪里過去的μ子多,哪里過去的μ子少,慢慢地,就能畫出一張里頭的地圖。
有個比賽數(shù)據(jù)出來了:北京師范大學(xué)出來的結(jié)果是:只要時間夠,比如【一年】,就能把地宮里頭墓室的樣子給畫出來,誤差能控制在7%左右。就跟報比分一樣,有零有整的。
陵墓里的防備司馬遷那本書里還寫了:“令匠作機弩矢,有所穿近者輒射之”。就是說,里頭有弩箭,誰靠近就射誰。這跟打仗布陣一樣?,F(xiàn)在用那個μ子去看,就好像是派個看不見的探子去偵察,不用跟機關(guān)硬碰硬。安全! “這個想法,不是咱們這兒頭一個想出來的!“ 埃及的金字塔——幾十年前,就有個物理學(xué)家,用差不多的法子去看過了。他想知道金字塔里還有沒有藏著別的屋子。結(jié)果證明,沒有。人家早就用過了!后來這技術(shù)又去看了火山里頭,還看了古城墻里頭。
這筆“生意”怎么算?——投入的時間要長,一年半載地收數(shù)據(jù)。放機器的地方也不好弄,得想辦法鉆到陵墓底下,還不能把土堆給弄壞了。產(chǎn)出呢?——它給的不是一張照片,看不清里頭擺著的花瓶是啥樣。它給的是一張密度圖,只能看個大概的輪廓,這是個空屋子,那是堵實心墻。 再說說錢的事。修那個陵墓花了多少錢,現(xiàn)在沒人知道。但是現(xiàn)在,用這個新法子去“看”它,花的錢肯定也不少。但是跟挖開它比,這個“投資”得到的是個囫圇個兒的文物,那個挖開,可能就啥都沒了。從2200年的時間來看,這個買賣,劃算。 天氣好了,地里的莊稼長得就好。那個大土堆在驪山腳下,風(fēng)吹雨淋兩千多年,上面的草綠了又黃,黃了又綠。周圍的農(nóng)民,一代又一代,就守著這個大秘密過日子?,F(xiàn)在說能看見里頭了,對他們來說,也就是多了個新鮮事說說。日子,還是一樣過。 那個粒子,是從宇宙射線里來的。天外來的東西,幫我們看地底下的秘密。這個事情,想想就怪有意思的。 可這事兒,急不得。得有耐心。就像種地,春天把種子撒下去,得等到了秋天,才能收糧食。這個μ子成像,也一樣。機器放好了,就得等著,讓那些粒子慢慢穿,數(shù)據(jù)一點點攢起來。 最后那個圖畫出來,我們就能知道,司馬遷當(dāng)年寫的到底是不是真的?那個“上具天文,下具地理”的地下王國,到底是個多大的地方?里頭的江河湖海,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大?問號,一個接一個。 事情,就是這么個事情。